我們時常認為教師要給予學生一滴水,他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。愛爾蘭詩人葉芝卻有著更獨到的見解:“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,而是點燃一把火。‘’自2011年進入南京萬通以來,劉國棟老師用自己對汽修的熱愛,去點燃學生心中的那一把火,學生會自發去學習、去努力、去鉆研,就會很好地成長。 劉國棟老師現在依然奮斗在南京萬通的教學一線,擔任班主任和教學工作,既教授發動機的知識,又是班主任。他在學生不認真學習沉迷手機的時候會嚴厲的批評。同時作為班主任,他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上,也會無微不至的關心與愛護。這十余年中,劉老師的班級里學生從萬通畢業,走向社會進入企業,成為為汽修行業新的力量。 劉老師曾經面對其他院校的高薪聘請,但是考慮離開熱愛的教學崗位和家庭的多方原因就婉拒了!當他看到帶過畢業的學生,找到穩定的工作;有的已經成功開店,年收入幾十萬;他說當看到自己的學生學有所成的時候,感覺老師的奉獻和付出都是值得的,他對學生學習上的嚴格要求,即使學生現在不理解他,等到學生畢業后找到收入不錯的工作,或創業成功,他們也就理解了老師當時的良苦用心! 劉老師在教學中以其深厚的發動機理論功底、完善的知識架構、豐富的教學經驗,展示了特有的教學風格。在他的課堂都會要求學生把學習任務圓滿完成,對學生的學習要求很嚴,發現學生上課走神打鬧等小動作,不認真的時候就會嚴厲批評,針對課堂上個別學生的遇到的學習問題,劉老師都會聯合班主任一起解決。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。在他的課堂上,課前先把規矩立好,然后才能對學生要求到位,劉老師善于挖掘學生的潛力,抓住不同學生的特點,發現其薄弱環節,因材施教,善于調動課堂氣氛和學生的積極性,因此他的學生呈現的學習狀態都是精神飽滿,活力四射。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。劉老師談教育觀念的時候說,現在對于一些學生受到家庭環境影響,比如父母離異或溺愛,導致的性格比較叛逆,再怎么教育都比較困難,這類學生對老師的話聽不進去,劉老師都是以教育和引導為主。學生在學校會慢慢的有一個質的變化,包括性格改善、良好習慣、職業素養的養成均能得到提高,這時感覺自己的價值得到提現。 教育的根本是愛與責任。劉老師說自己在教學之中還是要不斷學習,職業教育需要終生學習,汽車教育教學這塊要不斷改進,教學的方式方法,現在學生都是05后,對不同的學生要因材施教。教學方法都要提高,提高耐心、細心、愛心、責任心的意識。